{{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靈芝產業4.0

此文經<靈芝新聞網>授權全文轉載以供傳播靈芝正確學術研究觀念非為商業用途所用

原文出處請參網站連結




靈芝產業4.0

靈芝產業1.0──傳說有效

遠從《神農本草經》記載「山川雲雨、四時五行、陰陽晝夜之精,以生五色神芝為聖王休祥瑞應」,靈芝產業開始其數千年來的流傳使用。無論是青、赤、黃、白、黑、紫,都是野外採集的日月精華,先人憑顏色氣味辨認入藥,被視為可補心、肝、脾、肺、腎之虛損。

《本草綱目》中對於六芝有詳細的描述:

赤芝苦平無毒,主治胸中結,益心氣,補中增智慧不忘。

紫芝甘溫無毒,主治耳聾,利關節,益精氣,堅筋骨,好顏色,療虛勞。

黃芝甘平無毒,主治心腹五邪,益脾氣,安神。

白芝辛平無毒,主治咳逆上氣,益肺氣,通利口鼻,強志意,安魄。

黑芝鹹平無毒,主治癃,利水道,益腎氣、通九竅,聰察。

青芝酸平無毒,主治明目,補肝氣,安精魄。

六芝的味性、功能雖各有異,但皆能久服輕身不老,成為上藥中的瑰寶。

從公元前一世紀的《神農本草經》到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一千六百年間不斷修正補充有關靈芝的分類、氣味、藥性和主治功效等的論述,確立了靈芝扶正固本、滋補強壯的價值,也奠定了靈芝產業1.0「傳說有效」的基礎。 


靈芝產業2.0──聽說有效

1970年代靈芝的人工栽培成功,開啟靈芝產業2.0的契機。靈芝的來源從隨機採集到穩定供應,從皇室專用到民間共享,開創產業促成商機,也提供豐富的靈芝材料,使得靈芝及其各種製劑能被大量生產及製造。

1970年代中國大陸利用靈芝的子實體、菌絲體及醱酵液所製成的各類靈芝製劑,經臨床證實對慢性支氣管炎、冠心病、心絞痛、神經衰弱、高血壓等的慢性疾病皆有明顯的療效,且副作用極低,引起世人對靈芝的高度關切,靈芝熱潮於是開始湧向世界各地。

藥理研究證實靈芝子實體粗萃物能安神、鎮靜、止咳、化痰、抗過敏、抗腫瘤、降血壓、降血脂、降血糖、強心、保肝等相關論文自1980年起開始在亞洲的中國、日本、臺灣、韓國等科學期刊發表;主要活性成分多糖體、三萜類等陸續被發現,逐漸揭開靈芝功效的神秘的面紗;2.0版的靈芝產品也逐漸成形,以磨粉或粗萃取的型式為主,傳銷推廣普及於民間,使靈芝從「傳說有效」逐漸進化為「聽說有效」。


靈芝產業3.0──應該有效

1990年我的博士論文研究確認,在野生或栽培的所謂「赤芝」的原料中,至少包含了兩個互相不能交配的族群,依當時的學名分類為靈芝(Ganoderma lucidum)和松杉靈芝(G. tsugae),並以此為根據,主張藥理研究的材料其「學名的正確性」與「功效的再現性」密切相關。

到底何為靈芝?又何為赤芝?東西方科學對於G. lucidum物種概念的混淆,將嚴重影響人類對於靈芝所累積的科研成果與產業基礎。因此我們開始研究靈芝基因時,首先要解開的是「中華文化裡的靈芝」與「藥食兼用的靈芝」所對應的「物種」與「學名」的關係。

在我們建構的靈芝屬菌種基因分類模式裡,包括靈芝菌體中全基因的分離純化技術、聚合酶鏈反應擴增特定基因區域的操作條件、核苷酸序列分析資料的統計與演化程式的類比計算等配套工作,兩百多份靈芝屬菌株的核糖體RNA基因資料經電腦程式演算分析後,確定根據其中25S核糖體RNA基因中D 2區域核苷酸序列的差異性可以區分「靈芝屬」與「非靈芝屬」。

同時我們還發現,在核糖體RNA基因中轉錄間隔區(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s, ITS)的ITS1及ITS2核苷酸序列可以鑒別靈芝屬中的個別物種,靈芝種間的差異性也可利用ITS1和ITS2核苷酸序列作客觀的判斷,確認在歐洲、北美洲、南美洲和亞洲地區文獻發表的靈芝G. lucidum其實是靈芝複合種G. lucidumcomplex的概念。

以ITS1和ITS2核苷酸序列演算分析後,釐清G. lucidum可以對應學名包括:G. ahmadiiG. carnosumG. tsugaeG. valesiacumG. oregonenseG. oerstediiG. boninenseG. resinaceumG. preifferi等。可見所謂紅色的靈芝(赤芝)在不同的國家或地區裡,雖然學名都是G. lucidum,實際上卻不是相同的物種。因此在過去的文獻中有關靈芝G.lucidum的複雜成分與多種功效,僅能作為產品「聽說有效」的參考。

1996年我們完成靈芝功能性基因Mn-SOD核苷酸序列的演化分析。在不影響正常生理功能時,Mn-SOD基因中部分核苷酸序列的改變,能較真實記錄靈芝菌種的演化歷史,因而成為我們創立靈芝屬分子生物學分類的新指標。一段Mn-SOD基因核苷酸序列可同時作為不同分類層次(taxonomic levels)的分類指標,亦即靈芝屬與非靈芝屬之間、靈芝屬內異種之間,以及靈芝屬同種但不同品系之間,可以用這段基因作為明確分類的根據,讓追本溯源時能有所本,讓研究的靈芝材料能種源穩定,也使產品原料的品質能有保障。

隨著產業的成長與現代化科技的進步,靈芝的人工栽培從半開放的農場進化到環控工廠;原料從單一選項的子實體,擴增到菌絲體和孢子粉;萃取方式也從傳統的熱水萃取,擴增到鹼水萃取、有機溶劑萃取、超臨界萃取等。當形形色色的萃取物可以直接或再純化、精製成各種不同組合的原料時,靈芝產業已經邁入「應該有效」的3.0時代。

結合基因體世代分子生物的科研進展,以特定的基因序列鑑別,固定菌種、調控生產以穩定活性成分的組成與含量,以及提高靈芝產品質量穩定與功效再現性,成為此階段靈芝產品的特色。


靈芝產業4.0──一定有效

從2000年開始發表有關靈芝高度純化成分的作用機制,用細胞或分子模式研究其作用的靶點與訊息傳遞途徑,精細描繪活性分子在癌化細胞內開啟或關閉各種導致細胞凋亡或自噬的結果,為靈芝抗癌作用提供堅實的理論基礎,讓靈芝能抗癌不再只是期待的願望。

一、多糖體

多糖體是大家最熟悉的靈芝活性成分。1971年Sasaki等從野生樹舌靈芝(G. applanatum)子實體中萃取具有抗肉瘤(S-180)細胞增生的活性成分,認為其活性來源是具有β(1→3)鍵結主鏈的葡萄糖聚合物,開啟了靈芝多糖體的研究。

1981年Usui等人發表從樹舌靈芝分離出兩種具有抗腫瘤活性的多糖體,皆為熱水可溶的β-D-glucan──具有β(1→3)鍵結主鏈與β(1→6)鍵結分支的葡聚糖──此β-D-glucan即為大家最熟悉的高分子多糖體活性構形的基本組成。

1984年水野卓發表靈芝(G. lucidum)子實體經熱水萃取、酒精沉澱、管柱層析後部分純化的活性多糖體,其中分子量1,050,000的β-D-glucan是「以β(1→3)鍵結為主鏈,含有分歧頻度4的β(1→6)鍵結,由六個糖連結的短支鍵構造」的抗腫瘤活性多糖體。

1985年Sone等人發表的報告,對靈芝子實體和菌絲體中經熱水或稀鹼溶液萃取而得的各種多糖體抗腫瘤活性進行比較。作者強調抗腫瘤活性強弱與其多糖體側鏈分支的頻度有關,被降低分支側鏈的多糖體,其抗腫瘤活性相對降低。本篇論文亦為比較子實體和菌絲體來源多糖體組成構形差異與抗腫瘤作用關係的代表作。此時期所發表多糖的分離純化與組成分析技術日趨完整,對於抗腫瘤試驗的多糖體分子量大小、鍵結方式與組成構形差異已有較精確的描述。

1993年Wang等發表以松杉靈芝(G. tsugae)子實體來源的多糖體,經系列的分離與純化後進行抗腫瘤活性評估,在其所得的十四種水溶性多糖與十五種水不溶性多糖中,發現只有七種具有抗腫瘤(S-180)活性,皆由β(1→3)-D-glucan為主鏈,並且含有部分蛋白質的糖蛋白聚合物。作者同時亦比較三種具有抗腫瘤活性的靈芝、樹舌靈芝、松杉靈芝間的多糖體組成與抗S-180肉瘤活性的評估。本研究使用三個物種為探討對象,彰顯不同物種間多糖組成的歧異,同時亦可瞭解在眾多多糖構形間,抗腫瘤活性會有極大的落差,更明確的界定何謂活性多糖。

在不同材料的研究報告間,所謂多糖體的含量、組成與效果,是無法互相推論或引用的,因此不同原料基礎所生產的靈芝產品功效自然也不能互相類比。雖然已知靈芝活性多糖體是其抗腫瘤的重要有效成分,對於試驗動物的移植性腫瘤具有生長抑制作用,並可使腫瘤的重量減輕,延長寄主動物生存的時間,但在活體內使用的多糖體,是直接殺死癌細胞,還是經由激發寄主體內抗腫瘤機制間接殺死癌細胞,此時尚無定論。

1997年王聲遠等發表靈芝多糖能抑制腫瘤細胞的增殖作用,是透過免疫系統中巨噬細胞和T淋巴細胞產生的TNF-α和IFN-γ協同作用的結果。靈芝與免疫的研究成果有了連接之後,靈芝多糖體抗腫瘤的機制才被確認,靈芝與免疫系統研究的精彩序幕也隨之開啟,靈芝研究的模式亦從動物推展至細胞株,從腫瘤細胞推展至免疫細胞,從體內推展到體外。

2002年翁啟惠主導有關靈芝多糖體的系列研究,分析靈芝(G. lucidum)子實體經鹼萃取酸中和乙醇沉澱的水溶性粗萃取物,發現其碳水化合物組成以葡萄糖(58%)和甘露糖(15.5%)為主,並含有岩藻糖(9.7%)、半乳糖(9.3%)和木糖(5.4%)等醣類,同時該粗萃取物中亦含有約15.6%的蛋白質。

此粗萃取物經膠體濾管柱層析後,回收得到五個主要含醣的部分。以小鼠脾細胞增生試驗評估其主要活性表現的第三部分(F3),證明F3除了能促進脾細胞的增生外,亦可增加IL-1、IL-2和INF-γ的表現,並指出此高活性的F3組成是含有岩藻糖的醣蛋白。靈芝研究自此從基因體學進入蛋白質體學的領域,對於活性多糖體的組成與構形具備更精確的描述能力,成分精製的F3靈芝產品於是誕生。

在許先業等所發表的論文中證實,F3是經由與巨噬細胞表面TLR4受體的結合來啟動細胞內IL-1基因的表現。該研究對於IL-1基因於表現前的轉錄,F3調控後轉錄的pro-IL-1,以及IL-1的生成與分泌至胞外的過程,皆有清楚的瞭解;讓我們對於靈芝多糖體在細胞外如何經由特定TLR4受體來啟動胞內的基因表現,進而生成細胞激素後分泌到胞外參與免疫調節的過程,有更精確的認識。

大約在同時期,另一組團隊亦發表由靈芝(G. lucidum)子實體經熱水萃取、酒精沉澱的粗多糖,經過膠體管柱層析與陰離子交換樹脂管柱分離純化所得的高分子多糖體,代號為PS-G,此PS-G是由95%的多糖體和5%的胜肽組成的多糖肽。

2005年Lin等證實PS-G亦是經由樹突細胞表面的TLR-4受體將訊息傳入細胞內,能促進樹突細胞的成熟,進而合成並分泌細胞激素IL-12。IL-12能增強自然殺細胞和T細胞的噬菌能力,促使自然殺手細胞分泌INF-γ,還能誘導T細胞朝向第一型免疫反應分化,多糖體可經由細胞表面特定受體來啟動、調節免疫功能,再度獲得證實。

林志彬的研究團隊發表靈芝(G. lucidum)子實體經熱水提取、酒精沉澱、透析與去蛋白質等程序後所得多糖體,代號Gl-PS,此多糖經組成分析後,確認也是多糖肽,分子量為584,900,多糖和肽的比例為93.51:6.49。其中多糖由鼠李糖(rhamnose)、木糖(xylose)、果糖(fructose)、半乳糖(galactose)、甘露糖(mannose)和葡萄糖以0.793:0.964:2.944:0.167:0.384:7.94比例組成,多肽的部分則由十七種胺基酸所組成。以Gl-PS處理樹突細胞後,不但能加速其成熟,同時可以誘導毒殺性T細胞生成。

2004年Shao證實Gl-PS能活化小鼠的B細胞和巨噬細胞,但不能活化T細胞。該研究以細胞表面「具有TLR-4受體」與「不具TLR-4受體」的B細胞和巨噬細胞互相交互驗證,再次確認靈芝多糖體是經由「與TLR-4受體結合後向胞內傳遞訊息」來達成調控免疫的目的。

靈芝多糖組份Gl-PS、PS-G和F3都是含有蛋白質的多糖肽,其研究來源不同,分離純化條件各異,但無論是B細胞、巨噬細胞或樹突細胞,皆是與TLR-4受體結合後開始啟動免疫訊息傳遞,由此結果可知,此類活性多糖肽的基本構造必定有其相似之處,而過去模糊的高分子多糖體,也逐步釐清到活性多糖肽的概念。


二、三萜類

1982年Kubota等發現靈芝G. lucidum子實體的兩種新苦味成分,命名為ganoderic acid A和B(靈芝酸A和B)。靈芝酸A分子式C30H44O7分子量516.3,是一種新型高度氧化的三萜類化合物。1983年Toth等自靈芝G. lucidum菌絲體中分離靈芝酸T、S、R等六種新的三萜類化合物。

1990年Hirotani等發表以HPLC分析G. lucidum的菌絲體與子實體不同部位、不同生長階段的三萜類成分變化,發現有些靈芝酸(如靈芝酸A、B、H)僅存在於子實體,而靈芝酸T、S和R則是菌絲體與子實體都有。

1998年Min等從靈芝G. lucidum孢子中分離出的十二種萜類化合物,其中ganoderiol F和ganodermanontriol被發現具有抗HIV活性,靈芝酸β、lucidumol B和ganolucidic acid A也對HIV-1蛋白酶具有抑制活性,能控制愛滋病毒的複製,在當時被認為是世紀黑死病的救星。

靈芝在不同的生活史階段,不論是子實體、孢子或菌絲皆會產生特定的三萜類,呈現不同的生理功能。目前自靈芝G. lucidum和松杉靈芝G. taugae子實體、孢子和菌絲體所分離而得的三萜類化合物經鑑定者已達兩百種以上,其中以四環三萜化合物為主。在這些構造相似且皆屬於高度氧化的羊毛甾烷衍生物中,有的苦味很強,如酸性的三萜類化合物靈芝酸(Ganoderic acid)和赤芝酸(Lucidenic acid),有些則是淡而無味的。

這些靈芝特有的三萜類化合物經三十多年的藥理研究結果顯示具有:保肝作用、抗腫瘤、抗病毒增生、抑制組織胺釋放、抑制膽固醇合成、抑制血小板聚集、抗氧化作用、抗發炎作用、治療過敏性氣喘、預防骨質疏鬆症、改善下泌尿道症候群等功能,成為靈芝功能性產品開發的標靶。

開發含有特定三萜類組成與含量的產品,是「一定有效」的根本。以最早被發表的靈芝酸A為例,從早期的抑制組織胺釋放,到後來的抗癌細胞增殖與侵襲,抑制癌細胞訊息傳遞作用等,已成為靈芝產品功能性指標成分之一。

由於靈芝酸A只存在子實體萃取物裡,目前尚無法以人工合成方式取得,要想量產靈芝酸A就必須由大量子實體來萃取。選擇靈芝酸A高產量的靈芝品種,正確的栽培與管理方式,以及適當採收時期與庫存管理,都是提高產量降低成本的功課。

2016年Sakamoto等發表一種高特異性抗體(MAb12A)針對靈芝酸A進行專一性檢測,其偵測極限為6 ng/mL,能夠用在口服靈芝酸A後的血液裡追蹤其動力學的變化,也可以用於提昇靈芝產品質量控制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另一種在菌絲體也大量存在,能夠毒殺肝癌細胞的靈芝酸T,後續研究此靈芝酸T對於肺腺癌與子宮頸癌細胞的抑制作用時,發現它能使癌細胞的週期停滯在G1期,並可藉由降低粒線體膜電位、提高細胞內caspase-3和caspase-9的活性等機制,誘導癌細胞凋亡,成為標靶抗癌開發的選項。

靈芝酸T可以由靈芝菌絲體中萃取而得,因此開啟了菌種篩選、發酵生產的製程改良、回收分離技術的提昇的競賽。2012年Li等發表應用ADS-8樹脂的回收和再利用技術,提高靈芝菌絲體粗萃取物純化到最終靈芝酸T的回收率達72.2%,減少精製加工過程的損耗。2012年Liu等將靈芝酸T 進行結構修飾後,產生更有效的小分子化合物,對子宮頸癌HeLa細胞的生長有更高的抑制效果,但是對正常細胞毒性更低,讓靈芝酸T成為開發癌細胞增殖抑製劑的重要原料。

2016年Zhang等發表以基因工程來調控同源的羊毛甾醇合成酶(LS)基因複製數目,以及在靈芝菌絲體中的過度表達,結果顯示可以增加菌絲體中靈芝酸和羊毛甾醇的的含量,成分分析證實轉基因菌株靈芝酸A的含量提高3.2倍,羊毛固醇和麥角固醇的累積量也比對照菌株高2.3和1.4倍。這項研究表明,同源合成酶基因的轉殖與過度表達的誘導可以促使羊毛固醇的大量積累,作為靈芝酸生物合成時的前趨物,增加靈芝酸產量,為菌絲體來源的靈芝酸生產成本的降低做出貢獻。


三、免疫調節蛋白

真菌免疫調節蛋白質(Fungal immunomodulatory protein, FIP)是一種廣泛存在食藥用菇菌當中,具有免疫調節活性的小分子蛋白質,目前已經有G. lucidum(LZ-8)、G. tsugae(FIP-gts)、Flammulina velutipes(FIP-fve)、Volvariella volvacea(FIP-vvo)、G. japoncium(FIP-gja)、G. microsporum(FIP-gmi)、Lignosus rhinocerotis(FIP-lrh)、G. atrum(FIP-gat)與G. sinense(FIP-gsi)等種類被發表,具有促進淋巴球增殖、調節免疫系統、抗發炎、抗過敏、抗排斥、抗腫瘤、調節血糖等功能,成為多糖體和三萜類外,另類的研究焦點。

第一個被發現的靈芝免疫調節蛋白是在1989年由Kino等人自 G. lucidum菌絲體中分離而得,命名為LZ-8。LZ-8由110個胺基酸所組成,分子量為12,420 Da,並且與免疫球蛋白重鏈之可變區域的胺基酸序列和二級結構有很高的相似性(Tanaka, 1989)。以同源雙體(homodimmer)形式存在的LZ-8,具有促進淋巴球增殖和抑制系統性過敏反應作用。此外,LZ-8 對於綿羊紅血球會產生凝集作用,對人類紅血球卻不發生任何凝集反應,顯示LZ-8 應該可以在人體內應用。後續有研究指出,LZ-8可以有效抑制非肥胖性糖尿病鼠(nonobese diabetic, NOD) 的自體免疫性第一型糖尿病之發生,LZ-8在胰臟異體移植時可以顯著延緩排斥的時間,且對於胰島則沒有毒害,相較於其他免疫調節藥物安全性高。

自LZ-8 胺基酸序列發表後,1997年林文輝等也自松杉靈芝(G. tsugae)菌絲體中純化出分子量約13 kD的免疫調節蛋白,命名為FIP-gts(fungal immunomodulatory protein-gts)。經胺基酸序列分析,發現其序列與LZ-8完全相同,不但可以促進人類周邊淋巴球細胞及小鼠脾臟細胞增生,在濃度為5 μg/ml時,對人類周邊淋巴球細胞可達最高之促進增殖作用。利用RT-PCR方法也證實FIP-gts可促進細胞激素如:介白細胞素(IL-2、IL-4)、干擾素(IFN-γ)、腫瘤壞死因子(TNF-α)之表現。

2003年黃等研究結果證實,以FIP-gts餵食塵蟎致敏小鼠兩週後發現,可使致敏後小鼠增高之噬鹼性白血球比例降回至正常值範圍,顯示此免疫調節功能可以調節體內過度的免疫反應,有助於預防或治療日趨增加的過敏性疾病。2005年倪等發現FIP-gts可以抑制肺癌細胞移動及侵襲能力,顯示此免疫調節蛋白亦具有成為抑制癌細胞轉移藥物的潛力。

然而無論是LZ-8或FIP-gts,若要應用於醫藥或保健品開發,必須能取得大量純化之蛋白質。由於此蛋白在菌絲體中含量很低,自菌絲體分離純化的成本太高,不利產業發展。承現代生物技術之助,利用基因轉殖在不同宿主細胞大量表現異源蛋白質之技術已逐漸成熟。

目前可以異源表達LZ-8的微生物包括原核的大腸桿菌、枯草桿菌、地衣芽孢桿菌及乳酸鏈球菌等,屬於真核的有Sacchromyces cereviciaePichia pastorisAspergillus oryzae等。但在LZ-8被發表的同時,日本明治集團同時在日本、歐洲和美國申請專利:日本方面分別於1990年(JP2032026)、1991年(JP3172184)和1993年(JP5068561)通過LZ-8核酸序列與抗愛滋功能之專利;歐洲和美國則於1994年(EP0288959B1、US5334704)通過LZ-8核酸序列特性和作為免疫抑制藥物開發之專利。

為突破日後發展的限制,2000年我們嘗試篩選其他靈芝來源的基因,在聚合酶連鎖反應擴增五十株不同靈芝菌種時,皆可得到片段大小相同的基因產物,顯示免疫調節蛋白LZ-8相似基因普遍存在於靈芝屬菌株中,但經基因序列比對確認並非皆與lz-8相同。以genome walking技術於G. microsporumG. fornicatum分別選殖出三條靈芝屬免疫調節蛋白新基因,分別為gmi、gfo-1與gfo-2。將lz-8、gmi及gfo-1等基因轉殖入Pichia pastorisKM71以甲醇誘導方式進行胞外表現,可得重組蛋白rePLZ、reGMI 及reGFO-1,經MALDI-TOF 質譜分析結果顯示重組蛋白並無任何醣基化現象。

重組蛋白經免疫調節活性測定發現,皆可刺激BALB/c老鼠骨髓之樹突細胞(dendritic cells, DCs)分泌IL-12,也可刺激老鼠巨噬細胞株J774A.1分泌TNF-α及刺激人類T細胞株Jurkat cells分泌IL-2。其中,reGMI於5 μg/ml下可刺激DCs分泌IL-12的量,為相同濃度rePLZ之六倍。

由於reGMI對於樹突細胞的刺激比rePLZ更為有效,gmi的基因序列也不在lz-8專利限制範圍內,我們因此挑選GMI成為新型免疫調節蛋白的開發標的。以酵母菌Pichia pastoris液態發酵生產為例,已完成5000公升發酵槽的生產配方與產程調控技術,每公升培養液可回收、純化重組蛋白達0.5公克以上。

經細胞與動物試驗證實GMI在相對低劑量下(5ug/ml),能刺激人類T細胞株分泌IL-2、降低發炎因子分泌、抑制NF-κB轉錄活性、促進神經細胞再生、抑制腫瘤生長和轉移,以及誘發癌細胞細胞自噬與細胞凋亡等等,可用於調節免疫、調節血糖、輔助改善腦損傷、抗癌與輔助抗癌等蛋白質藥物的開發。

GMI已完成急毒性、亞慢毒性和致畸之動物毒理試驗,結果顯示以150 mg/Kg/day的GMI劑量連續餵食大鼠14天及90天,並未發現任何不良反應,而且對母鼠懷孕與胎鼠發育亦無任何影響。我們已向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提出新膳食成份上市前通知(New Dietary Ingredient Notification),可用於開發具有抗發炎、抗氧化、保肝、抗PM2.5、調節血糖、調節免疫等功能的保健食品;此外,GMI也通過皮膚敏感與眼睛刺激試驗,確認可應用於訴求美白、除斑、消皺等功能之化妝保養品。

在餵食離乳仔豬的試驗中,GMI已被驗證具有替代抗生素、提高存活率、提高飼料換肉率、提高疫苗防禦力、保護腸道等功能,因此不論是作為經濟動物發展無藥或無抗生素養殖時,人道的替代飼料添加劑,或是當作伴侶動物日常保健品,都會有無限的商機。

異源蛋白質表現生產技術的進展,突破了靈芝成分必須由靈芝萃取的來源限制,可以在發酵工廠裡,生產不同類型產業需求的靈芝免疫調節蛋白質,滿足廣大應用市場的需求。

各種構造清楚的靈芝酸與小分子多糖體所組成複合成分,多重標靶的功效特性,成為靈芝產業4.0時期的研究與開發焦點,伴隨精準醫療的快速崛起,組成單純、構造明確的小分子標靶藥物成為治療有效的關鍵。

但在靈芝活性成分裡,比多糖體或三萜類晚許多年才被發現的小分子蛋白,卻拜分子生物學進展之賜,捷足先登於高純度、大量規格化、智能生產之列。單一蛋白成分、構形穩定、多重標靶多樣功能,低劑量、高活性,無色、無味、無毒、完全水可溶,適用於各種劑型產品,是異病同治的藥中之藥,也是扶正固本的健康元素。

靈芝產業4.0的時代已經來臨,靈芝產業的競爭力將從「價格競爭」轉為「價值競爭」,能結合大數據分析與物聯網數位化科技,精準的標靶、客製化產品、即時售後服務與功效分析,將是靈芝4.0智慧零售產品的特色。



此文經<靈芝新聞網>授權全文轉載以供傳播靈芝正確學術研究觀念非為商業用途所用

原文出處請參網站連結